鉤齒式除雜物機改造前后對比
時間:2016-12-14 14:42:24瀏覽:次來源:
某電廠原篩分設備采用齒板式篩分機,因運行時故障頻發(fā),于二年前改造安裝了2臺上海宇源機械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鉤齒式除雜物機。
經(jīng)過近2年的運行,鉤齒式除雜物機對塊狀雜物最小粒度大于有效分離間隔的雜物分離效率能達到92%以上,分揀線性纏繞物效率在90%以上。改造竣工至今沒有發(fā)生卡堵、淤煤等故障。
改造后滾軸篩、碎煤機的檢修周期延長2個月(原檢修周期為10個月,檢修費用15萬元),鍋爐給煤機的卡堵率降低80%左右,由原來35次/年降到6次/年。減輕了制粉系統(tǒng)的運行壓力,提高了機組的可靠性。
鉤齒式除雜物機改造前后效果比較
序號
|
指標對比
|
改造前后
|
效果對比
|
1
|
雜物分離量
(噸/天)
|
改造前
|
0.2-0.3噸
|
改造后
|
9噸/天,最多時持續(xù)在25-28噸/天。改造后的雜物分離量約是改造前的20-90倍。
|
2
|
雜物分離種類對比
|
改造前
|
大木塊、大石塊、破布、草繩等,用人工方式從齒板軸上清理。
|
改造后
|
破布、木塊、木棍、草繩、編織袋、繩頭等纖維質(zhì)線性雜物占多數(shù),外加石塊。
|
3
|
設備運行穩(wěn)定性對比
|
改造前
|
經(jīng)常出現(xiàn)降負荷清理雜物,最長1月清理一次。
|
改造后
|
運行已22個月,未進行過任何檢修維護,一直運行穩(wěn)定。
|
4
|
對濕煤的適應能力比較
|
改造前
|
常發(fā)生濕煤堵塞現(xiàn)象,雨季上煤負荷只能控制在500噸/小時以下(設計出力1200噸/小時)。
|
改造后
|
通流順暢,從未發(fā)生過堵塞,瞬間負荷過到2000t/h。
|
5
|
對鍋爐及制粉系統(tǒng)減輕運行壓力比較
|
改造前
|
平均每天清理2-3臺分離器,雜物較多。
|
改造后
|
清理計劃為每周清理1臺分離器,且雜物較少
|
6
|
灰渣含炭量比較
|
改造前
|
灰渣含炭量頻繁超標。
|
改造后
|
灰渣含炭量基本維護穩(wěn)定在可控狀態(tài)。
|
目前,鉤齒式除雜機已運行近二年時間,除部分鉤齒有輕微變形需微整形外,設備整體運行狀況良好。在去除煤中大塊、雜物的同時有效避免了改造前經(jīng)常發(fā)生的滾軸篩卡死、碎煤機環(huán)錘磨損、篩板打斷等嚴重故障。